2009年12月20日

反濟州軍港抗爭告急 漁村村長遭拘留


本報2010年1月20日韓國首爾訊,特約記者王郁萱報導/王茹涵綜合外電報導
在韓國號稱「世界和平之島」的著名觀光勝地濟州島卻於前日(18日)爆發警民衝突,衝突導火線起於飽涵國家機器雄心壯志的海軍軍港建設計畫。
韓政府對此海軍基地建設之倡議始於2007年,反對運動也就訖而不捨地至彼時延燒至此刻。自去(2009)年11月韓政府做出「建設軍港」最終決議後,當地情況告急,反對居民當時即明言必將相抗到底。
該基地計劃提供美國和韓國的宙斯盾驅逐艦配備的導彈防禦系統使用。示威人士表示,導彈將用於環繞中國沿海地區,這將使濟州島這過去平靜島嶼,在衝突爆發時成為攻擊目標。
當人人尚自歡慶著2010年的到來時,濟州島抗議民眾已在軍港建設預定地上,循著海岸礁岩,無懼於寒冬,搭起帳棚,懷著長期抗戰的決心。18日警察於軍港建設動工儀式中驅散示威者 據稱手段頗為激烈,抗議民眾共47人遭逮捕,雖然時至今日被捕的46名抗議民眾均已陸續獲釋,然軍港建設座落地江汀洞村長Kang Dong-Kyun仍遭扣留。
不願具名的目擊者指稱,「據了解,警方今天對多是老年的抗議民眾採取嚴厲手段。村民躺在地上,哭喊著不如殺死他們。警方推擠老人家,甚至不介意在肢體衝突時發生女性內衣被扯落的狀況。」
江汀洞村長Kang Dong-Kyun長期為反軍港建設議題奔波不遺餘力。致力於反對美國軍事基地擴張的加拿大籍社會運動者Bruce Gagnon表示,警方扣留村長Kang Dong-Kyun極可能是為防止他再度於示威群眾中發揮領導功能。
居民自1月6號起使用人陣、車陣圍堵工程用起重機進入工程預定地的屏障在一波波逮捕浪中仍是失守,而今取而代之的鋼絲柵欄,防的卻反是當地居民了。基礎建設過程序幕已揭,眼前此刻實是分秒皆關鍵。
反對人士指出,水泥一旦填下,奇美的礁岩就此沒了,更遑論礁下千萬的海底生物。要知道水泥一旦填下,村民希冀的明日就扭曲了,縱使將來有人還願聽你話從前,也僅有遙想的份了。能看的還有什麼?配備有飛彈防禦系統的驅逐艦,真能戰無不克攻無不勝嗎?即便所向匹靡,又保證了多少和平?
即便政府還承諾,此建設不僅是建一個保家衛國的現代海軍,還將開放作商用碼頭。即便政府還應許,應許的不只是富裕,還懂得講環保,在天然礁岸被水泥填覆後,承諾這將會成為一處對環境友善的觀光熱點。韓國當局圖謀以此化解環保與發展相對的難題竟然迎刃而解,卻也顯得滑稽。
此地抗議村民泰半已是白髮蒼蒼的年歲,活了大半輩子,心理兀自雪亮,明白有些事物是一去不回頭。
濟州道是韓國唯一的特別自治省,也是全韓國最大的島嶼。 計劃興建的基地區域靠近江汀洞河,該地區水質為濟州島最優良的地區,但水資源匱乏。在2007年該地區列名世界遺產名錄時,教科文組織在名錄中寫道:「濟州火山島和熔岩洞窟共同構成18,846公頃的三個特色部分。拒文岳熔岩洞群(Geomunoreum),被視為全世界最精緻的熔岩管系統,它帶有五彩斑爛的碳酸鹽屋頂和地板,及深色熔岩牆。堡壘般的城山日出(Seongsan Ilchulbong)凝灰岩錐,從海中聳立,形成戲劇性的景觀。韓國最高的漢拿山,有著瀑布、多形岩層及隕石坑湖泊。」
進一步訊息請參考

和平之島蓋軍備 居民強力抗爭


Posted by Picasa

和平之島蓋軍備 居民強力抗爭
本報2009年11月23日韓國首爾訊,特約記者王郁萱報導
濟州島是韓國著名的觀光勝地,每年吸引大量國內外旅客湧入,此地的離島地理位置也在韓國文化中顯得獨樹一格。此外,濟州島由火山岩構成,景緻壯麗優美,其中漢拿山天然保護區域、城山日出峰和熔岩洞窟群(萬丈窟等),已於2007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韓國雖已有多項文化遺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但自然遺產卻是首度雀屏中選,顯見濟州島自然風景的得天獨厚。 自2007年起,韓國政府開始倡議在此亦有「世界和平之島」之稱的濟州島上建設海軍軍港,但遭到當地居民強烈反對,而反對運動自2007年延續至今。今年11月16日上午,韓國政府仍做出建設的最終決議,此工程將於12月按原計畫動工。

自然及人文環境受衝擊

濟州島軍港建設之地落於江汀洞, 這裡和濟州島上多數的村莊一樣,以種植橘樹聞名,當地的經濟主要以種植橘樹及觀光收益。因此,對多數的江汀洞居民而言,此建設非但無法為生活帶來實際益處,為了建設軍港,政府還向當地居民徵收相當比例的土地,其中包括了橘樹種植地,對當地居民的生活將造成相當大的衝擊。

近來,政府試圖將江汀洞從濟州島的旅遊步道中移除,避免遊客目睹許多抗議軍港建設的標誌。

「在這裡,我有一片地安身立命,政府要我遷走,不論遷到哪我都沒根了!」一名江汀洞的抗議居民如此表示。即使政府將支付補償,但僅是一時的利益,對當地社區將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在軍港建設後,此地沿海村莊的美麗石岸也將面臨遭水泥填蓋的命運。因為這裡是許多須保護物種的生存海域,此舉對海底生態的衝擊不言而喻。

另外,濟州島為火山地形海島,地表滲水嚴重,淡水資源格外珍貴。當地居民擔心村莊的淡水供應命脈-江汀河,在鄰近軍港建設預定地的情況下,未來恐面臨污染的命運。「沒有了江汀河,村莊大概也沒了...。」 ,村莊居民70%的飲用水來自於江汀洞唯一的淡水河-江汀河,可想重要性不言而喻。

除了環境上的衝擊,此議題在地方上延燒至今,也導致了原本祥和的村莊分裂。「這裡偶爾會出現暴力事件,贊成與反對派之間存在的社區會議,如今幾乎都破裂了」。在軍港尚未動工之時,重建地方的和諧已搶先成為當地議題。

當地民眾誓言不放棄

濟州島特殊的自然環境受到國際UNESCO認可,同時也受韓國國內法律的強制保護。「我們原是受法律保護的一方,對於軍港建設的決議,根本無需採取任何行動」,然而政府雖認知此地為環境敏感地帶,卻在數週前仍強行通過環境評估,並承諾在「對環境影響最小的情況下建設軍港」。

在環評通過後,韓國地方政府濟州島議會於16日上午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是否動工建設軍港一事。會議過程中,場外聚集了許多濟州島民眾與來自全球性組織「全球市民社會共同預防武裝衝突運動」(GPPAC,Global Partnership for the Prevention of Armed Conflict)的成員,進行和平抗議活動。但濟州島議員仍通過此決議,同意建設軍港。

Posted by Picasa


Posted by Picasa


此舉儼然成為當地和平的阻礙,諷刺的是,政府打著「國家安全」的「和平」大旗,作為建設行動的後盾。濟州島民眾在歷經兩年多的掙扎後,仍不敵國家公權力,許多村民雖遺憾,但對此結果表示絕不放棄。

Posted by Picasa


國際霸權的影響

自韓戰以來,韓國一直是美國在亞洲的重要盟友。以國際政治的角度考量,韓國政府雖表示濟州島的海軍軍港僅為韓國軍隊所建,然而思及美韓雙方的友好關係,一旦有緊急狀況發生,韓國政府有義務開放軍事基地提供美軍使用。「免不了受美國的東北亞戰略影響,尤其對中國的顧慮為甚。」

今年6月,在韓國總統李明博訪問美國期間,與美國總統歐巴馬就韓美關係,從軍事同盟提升為全面的戰略同盟,達成協定,並通過《韓美同盟未來展望》(The Joint Vision for the ROK-US Alliance)。高麗大學教授金聖翰對此評論:「以往侷限在韓半島的韓美同盟影響力,將擴及到東北亞,甚至全世界」。

韓國大國家黨發言人尹相炫在《韓美同盟未來展望》成立後,曾評論此為「將引領世界和平的韓美全球同盟」,但相對於濟州島的抗議民眾則是另一種看法;「我們不在乎什麼國際策略,我們只想以原來的生活方式繼續生活下去」;「建設軍港只會造成區域的關係緊張以及成為軍備競賽的一部分罷了!」。看來政府與當地民眾所認知的「和平」存有相當大的落差。

另外,「濟州自治及環境保護參與聯合會」執行長高有旗(音譯)也表示,濟州島正好座落於東北亞中心位置,藉地利之便及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可望成為韓國與週遭國家共同學習和平議題,並建立友情之地,同時成為操作國內或國際政治的戰略用地,而這也正是濟州島居民目前面臨的困境。

世界和平之島 空有其名?

濟州島之所以有「世界和平之島」之稱,源自於其過去的悲劇歷史。二戰結束後,韓國半島雖然脫離日本殖民,但卻不得已地陷入冷戰格局。半島的南北部別由美國及蘇聯佔領,美國軍政領導的韓半島南部,反共意識強烈,著名的「濟州四三起義」即在此背景發生。

以1947年 的「三一開槍事件」為導火線,引爆了1948年4月3日濟州南勞黨濟洲道成員起義,以抗議警察與西青團員的鎮壓。加上僅在南韓實行的單選單政決策(濟州島民擔心造成南北韓各自擁有獨立政府,將加據南北韓分裂的情況,而拒絕投票)。至1954年,南韓政府於濟州島的鎮壓行動一直持續,到漢拿山封閉地區重新開放,此事件導致25,000~30,000萬名濟州島民眾犧牲。

在過去高壓的軍政時代,韓國政府以槍桿子追求社會穩定,在抗共的意識形態下無視於人民真正的訴求,僅簡易地將一切社會騷動視為共產革命,使得濟州島一夜之間成了政府與美軍眼中的「紅色共產地帶」,韓國政府施得以名正言順以武裝鎮壓。

然而,在濟州島民眾持續還原歷史真相的努力下,2000年1月,終於制定了 「四三特別法」 ,韓國前總統盧武炫也於2005年,正式稱濟州島為「世界和平之島」,以悼念過去遭政府屠殺的無辜島民,並同時承認當時政府犯下的錯誤,匡正遭扭曲的歷史,以記取教訓。 濟州島的過去讓濟州民眾對於和平的渴望更加強烈,不幸的是,濟州島甫獲「世界和平之島」之名不久,自2007年起,卻又不得不面對海軍軍港建設可能落於此島的命運。雖然當時韓國的國務總理韓明淑表示「和平之島與軍事基地有可能共存。」但濟州島居民江汀洞仍表達強烈質疑:「在此暴力下,還有和平的生活嗎?」

的確,和平的定義有很多種,以政府的「大角度」來看,「和平」或許存在。但「濟州自治及環境保護參與聯合會」(Jeju Solidarity for participation of self-governanc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執行長高有旗(音譯)卻批評其為「在敏感情況下令人無法信任的和平」。


Posted by Picasa

※同步刊載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駐韓美軍在韓國造成社會與環境問題


Posted by Picasa


Posted by Picasa



本報2009年6月5日韓國首爾訊,特約記者王郁萱報導
近日南北韓的摩擦頻頻,北韓日前聲明將退出六方會談,更使南北韓雙方關係陷入低迷狀態。在朝鮮半島,由於南北韓對立的衝突歷史,自從韓戰開始,軍隊在韓國社會佔領了相當大的比例。在為數不小的土地被用作軍事用途的情況下,因軍事相關活動所造成的環境汙染事件,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然而,由於軍隊專政一直持續到1990年代早期,所以過去在韓國很難提到軍隊的議題,因此牽涉到軍事活動的環境問題雖在1990年代之前就存在,但卻無法成為社會議題。

駐韓美軍享受「治外法權」

韓國軍隊的環境議題受到韓國整體環境法律的規範。雖然對軍隊設施有些不同的標準,但在大部分的案例中,他們須遵守相同的環境法。然而,駐紮於韓國的軍隊並不只來自於韓國,還包括駐韓美軍(USFK)。南韓在處理美軍基地議題時,往往因為「治外法權」(extraterritoriality)而遭遇許多困難。

USFK於1950年韓戰爆發時,基於韓美共同防禦條約(Korean-US Mutual Defense Agreement)被派於此,1953年韓戰雖結束,但南北韓的對立分裂,使美軍仍持續駐紮於南韓。彌留於朝鮮半島的冷戰格局所造成的問題不僅是政治上的,同時也涉及了環境面向。

根據2004年7月美軍國防部發佈的基地架構報告(Base Structure Report),在南韓共有108個美軍基地和設施,分別由83個USFK陸軍基地、6個海軍基地、和19個空軍基地組成。這些美軍基地,包括訓練場和其他軍事設施,在南韓約佔領了60,447英畝的土地。

這些供美軍使用的贈與地(Grant Land)以及USFK皆受到《美軍地位協定》(SOFA)的管轄。駐韓美軍(USFK)透過《美軍地位協定》(SOFA)納入到韓國法律中管理,是以USFK除必須遵守韓國環境法外,還必須遵守海外美軍環境政策和美國法律,而韓國政府則須負監督美軍的環境政策。

但是,這部分卻未加以恰當的執行。

根據《美軍地位協定》,關於目前USFK基地的環境議題,若USFK的內部意外影響基地外部地區,這應該在48小時內告知韓國和美國軍事組織,並組織由由駐韓國美軍、環境部、國防部以及地方政府參與的委員會,來負責善後處理。

然而,駐韓美軍基地是一個不說一般人,就連南韓政府也難以接近的「治外法權」地區。為了軍事機密而造成的不透明性,讓人無法想見究竟內部有多少可能不為外人知,卻可能影響民眾健康的汙染存在。

對於已歸還的駐韓國美軍基地,根據由韓國環境部和駐韓美軍的共同調查中,在29個美軍基地中有27個基地已經發現污染,且根據韓國環境法的規定,此污染超過了可接受的程度。然而,此基地卻在沒有任何對污染的必要淨化下已經被歸還給韓國,此問題的解決目前只能仰賴韓國和美國政府的政治談判。

駐韓美軍擴張的軍事角色侵害住民權力

USFK依照《美軍地位協定》規定得以免費使用受贈地;USFK的土地把持根據1953年美韓共同防禦條約所述也未定期限。從1953年美軍駐紮南韓起到1966年《美軍地位協定》實施之間的13年間,在韓國並沒有適當的規範用以管理美軍基地,然而在《美軍地位協定》實施後,由於南韓政府排除了土地徵收和租賃契約的程序,因此,和地主的衝突反而變得更嚴重。

由於USFK所造成的社會問題以及污染事件層出不窮, 2000年2月,在眾多民間社會團體不斷集會示威,抗議美軍侵害南韓國民的利益的行徑下,南韓政府迫於民間的壓力,著手就修改《美軍地位協定》同美軍協商。2004年談判結束,此計畫接著由南韓國會(National Assembly)通過。

然而,此波談判結果反映有關環境問題的條款少,反倒寫實地反映了USFK角色的擴張與轉變。

根據談判,在駐韓美軍基地的重新整合下,USFK 將重新集中部署於漢江南方的平澤地區,「步兵第二分隊」(Second Infantry Division)和「龍山美軍基地」(Yongsan Garrison)也都將遷移於此。因此,部分現存美軍基地將關閉,南韓政府可取回對USFK而言已不必要的贈與地(Grant Land) ,但這並不值得欣喜,因為此過程並不只包含歸還土地,反倒又另外贈與了位在平澤、Euijeongbu、Ichon和Pohang的許多土地供USFK作為軍事相關使用。

由於絕大多數的USFK將遷移至平澤地區,加以在此地已建設完畢以及進行中的相關先進軍事設施,使平澤儼然成為韓國最重要的美軍基地。此舉將美軍從防範北韓的前線重新安置於後方位置(平澤),這除了最小化北韓發動先發攻擊的風險外,還允許了美軍的「策略彈性」(strategic flexibility),這展現了美軍長期駐軍的意象,其目的不只針對北韓,另外還包括了所謂的「中國威脅」。

顯然,美軍將更廣泛運用USFK來「穩定」亞太地區,然而全球性組織「全球市民社會共同預防武裝衝突運動」(GPPAC,Global Partnership for the Prevention of Armed Conflict)成員日前於「反亞太飛彈防禦體系以及軍備競賽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gainst the Asia Pacific Missile Defense and for the End of Arms Race)中,共同發表聲名指出:「此舉將升高對北韓和中國的緊張,反而增加衝突的可能性。」

自從2002年起,當平澤獲選為美軍新的重新安置地後,居民就爲了保護其土地而抗爭。位在平澤的松炭(Seotan)和彭城(Paengseong)地區,分別將轉交給美國大約523英畝以及2,328英畝的土地,其中包含了535個家庭,共1,372位住民位在此計劃區中。

「平澤和平中心」(Pyeongtaek Peace Center)執行長姜相源表示,「當初南韓政府在做此決策時,排除了當地居民的意見,唯有在事後才嘗試召開會議」,但當地居民的權利卻早在冠冕堂皇的「國家安全」這樣的理由下被迫犧牲。而今,幾近7年的時間過去了,美軍基地早已一步步侵入平澤這個南韓有名的稻米之鄉。而透國武力建設帶來的「國家安全」之可靠性仍然在此社會以及世界各地畫下斗大的問號。


Posted by Picasa


端看美軍在韓國社會所刻畫的深刻影響,對照美國在世界其他地區所展現的軍事霸權之姿,不難想見其可能造成的相類似問題。不只是美國,各國的軍事演習、試爆...,諸如此類為了無法填飽肚子的軍事科技發展所做的努力,皆突顯了同樣的疑惑。

若說,人類為了填飽肚子而無可避免地造成環境惡化情有可原,那麼將資源流入軍事建設所造成的污染,則是怎麼也站不住腳,尤其在思及這樣的軍事建設可能造成的人禍。

※同步刊載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